前提在母乳是優於所有的配方奶的,
所有的配方奶都是以母乳做為模範去調配出來的唷!
其它母乳的好我在這裡就不多做詳述了,
以下知識來源:恩主公醫院媽媽教室所得
喝母乳的baby便便是偏酸性的,
會容易有一股酸酸的奶味,味道會比喝配方奶的baby還好聞 ← 自己也還沒體驗過...
就因為便便偏酸性,這對於腸胃道的環境,很適合益生菌的成長,
也就是壞菌會少,腸胃道就比較不容易生病呢!
不過因為有些狀況造成一定要喝配方奶,
醫生建議選擇大一點的品牌,主要是為了假設真的發生什麼問題,
還有地方去追...orz
◎baby的便便
母奶baby:在初生時可能一天會有10次,約兩小時便便一次,
慢慢越大次數減少,一個月大後有人可能會多天才大一次,
主要是因為對母乳的吸收太好,消化後剩餘殘渣太少導致的,
只要觀察baby的便便是正常的情形就沒關係。
正常的便便應該是要稀稀糊糊的淡黃色、黃綠色,或是綠色的 (因為膽汁),
可能還會有一些白色的小顆粒在裡面,
異常的便便是灰白色的,這可能是因為少見的膽道閉鎖問題,
要趕快去看醫生唷!
配方奶baby:次數會比較少一點,大多數配方奶都含鐵質較高,
所以便便容易偏綠色的,一樣如果便便呈現灰白色都是不正常的喔!
常見腸胃道問題:
◎便祕:請注意,只要大出來的便便是正常的 (如上面提到的),顏色及硬度沒有異常,
就不用擔心。
常見原因:奶粉泡太濃 → 水分太少導致,要正確沖泡奶粉。
奶粉泡太稀 → 消化後剩餘殘渣太少導致,一樣要正確泡奶粉。
除了注意泡牛奶的狀況,還可以幫baby由內而外、順時鐘按摩肚子。
◎腹瀉:一天便便超過五次以上,一樣是先注意便便的狀態,如果比平常更呈現水狀,
(母乳寶寶便便較稀軟,也可以從味道上有無跟平常不同來判斷是否是拉肚子),
甚至有血絲,發燒,哭鬧,有可能是細菌性腸炎,最常見的細菌是沙門氏菌,
少見的有痢疾。
醫師有另外提到輪狀病毒感染的部份,建議要打疫苗,若有打過疫苗,
就算日後有感染的情形,不容易導致重症,也比較容易治癒。
可以去看看針對腹瀉的補充文章 -- " 小兒腹瀉症狀及照護 "
◎黃疸: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3-5天會出現,黃疸指數會漸漸下降,
但是退黃疸的順序是從腳開始,慢慢最後才到臉,有時可以長達一個月臉才不黃,
是正常的不用緊張。
蠶豆症baby會有病理性黃疸情形,但這個在新生兒篩檢裡都有做,可事先知道。
若是黃疸指數超過兩週仍偏高,且有灰白便,則是跟前面提到的一樣,
可能是膽道閉鎖導致。
◎溢奶:剛喝完奶的時候,嘴角就有一點點奶汁溢出,通常是因為剛出生胃容量小,
且賁門尚未緊閉導致的,約4-6個月可以改善,只要體重有正常增加就ok。
改善方式除了喝奶完拍背打嗝,也可以從姿勢上著手,讓baby右側臥,
頭抬高約30度躺著,或是有人注意的情形下用趴睡的。
◎吐奶:喝完過了一陣子才突然吐出一口奶,可能是因為喝奶時吸入過多空氣,
空氣跑出來造成奶也吐出來。要特別注意的是,如果吐出的奶帶有綠色,
可能是腸道有阻塞的情況,造成奶奶已到腸道中混到膽汁又吐出才會綠綠的。
◎腸絞痛:滿月到4個月大的baby比較容易脹氣造成悶痛,除了可以用脹氣膏,
由內而外順時針按摩小肚肚 (記得避開肚臍喔!),也可以再用熱毛巾
熱敷小肚子。
特別要注意的異常狀況是,肚子有發紅、發紫,其它有發燒、嘔吐、
會喘、便秘、大便有異樣、肛門口有裂傷等都要趕快去看醫生喔。
◎厭奶(食):baby的建議奶量是每天每公斤約150cc,厭奶大多發生在四個月後,
可能是開始需要添加副食品了,也可以注意baby的精神、活動情形及體溫,
主要是怕會脫水,所以也要注意尿尿的量。
常見特殊配方奶介紹
1. 止瀉奶粉 (不含乳糖配方奶粉):如果有腹瀉超過三天,可先稀釋 (泡半奶)三天,
如果還是腹瀉,可買此種奶粉,但只要沒有腹瀉的情形,就要改回原本的奶粉唷。
2. 低過敏奶粉:是把易造成過敏的大蛋白分子切碎成小分子,減少造成過敏的主因,
很多人會想說這樣營養會不會變少呢?答案是否定的唷!因為這些蛋白質還是在,
只是變小而已。而現在可以從臍帶血做過敏的檢測,本身是否是過敏的高危險群,
一般baby過敏都是從異位性皮膚炎 → 鼻子過敏 → 氣喘。
3. 酸化奶粉:適用於容易脹氣或腸絞痛的baby。
其它因為少數baby有特殊的先天性疾病而需要使用的配方奶就不介紹囉!
醫生說因為真有這種情形,到時在醫院醫生跟營養師一定會做最詳盡的解說...
以上是我有做筆記的部份,若有不足之處,也請告知作補充或修正唷~
來去看看其它更多的「育兒知識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