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資料來源整理自:孕婦健康手冊、恩主公醫院成大醫院衛教單張


預產期的前後兩週都算是正常的生產期。

接近生產時,身體會有一些變化,也就是產兆,

這是要告訴我們小baby準備要誕生囉~


輕鬆感 -- 胎頭下降

預產期前幾週,胎兒頭部下降至骨盆腔

媽媽會感到腹部下沉,對胃部及胸部的壓迫減少,

比較沒有向上頂的感覺,通常食慾較好,← 一直都很好阿....

呼吸比較順暢,不太有呼吸短促的情形。

但因為壓迫到膀胱,可能會有頻尿的現象。 ← 已經一直挺頻尿的...


落紅或現血

這是即將進入產程的前驅徵兆,

因生產前子宮頸會逐漸變軟、擴張

此時原本塞住子宮頸的黏液栓子會掉下來,

產生有點像是鼻涕一樣的分泌物。

而子宮頸擴張有時也會同時合併有微血管破裂

因此會從陰道口流出帶有血色的黏稠分泌物

出血量不會太多,且很快就會自行止血。

 ↑ 紅色褐色、或黏黏的都算!

現血開始至陣痛所需的時間因人而異,

數小時到數天都有可能,

一般初產婦會比經產婦久。


陣痛 -- 子宮規則收縮

宮縮在生產前幾天會變得更有感覺且頻繁,

陣痛可能是因為子宮收縮造成子宮肌肉缺氧而有痛覺,

又分真陣痛及假陣痛。

假陣痛 - 子宮不規則收縮,只有腹部疼痛,

           稍作休息或簡單活動後就減緩疼痛

           子宮頸不會擴張及變薄,

           但隨時有可能演變成真陣痛而進入產程喔!

真陣痛 - 子宮收縮規律,整個腹部背部都會疼痛,

           尾骶骨處會有痠痛感,疼痛隨著時間逐漸增強變長

           休息或活動後不會減輕疼痛,

           陣痛時子宮變很硬,不痛時就變軟。


破水 -- 由陰道流出多量液體

保護胎兒的羊膜破裂,會有清澈的液體也就是羊水自陰道排出

這感覺會像小便失禁一樣是無法控制的。

通常羊膜在真正產痛前是不會破裂的,

除非受到外力撞擊,或有細菌性感染,才會導致早期破水。

只要有破水的情形,不管是否陣痛,都要減少走動並馬上到醫院


有了產兆,到醫院後會先檢查baby的健康狀況,

並確定是否進入產程,或只是單純的產兆。

從規則陣痛到子宮頸開三公分前,是所謂的潛伏期,

有的人從出現產兆到真正的生產,快則一~兩天,

慢則一~兩星期,所以除非是已經進入產程,

或媽媽及baby處在潛在的危險中,否則不建議提早住院,

因為根據臨床的經驗,在潛伏期就臥床待產會有產期過長的缺點,

所以建議可以在住家附近多走動。


但是若有以下情況發生,就是要立刻到生產醫院的產房檢查了:

1. 陰道突然流水出來,也就是破水,有的是大量流出,

   但有些人是無法控制的慢慢地一直滲出液體,這也要注意。

2. 陰道出血量增加,如只是出現一兩次褐色分泌物還可以再觀察,

   主要是如果每次上廁所都會一直出現,且漸漸變成鮮紅色,

   又或者是量突然變大,就要去醫院。

3. 陣痛或腰痛加劇

   第一胎:每五分鐘規則收縮一次,達一小時以上。

   第二胎:每十分鐘規則收縮一次。

4. 有下墜解便感

5. 胎動明顯減少

6. 任何特殊變化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
    mark09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